什么是对冲套利?!

抗战先辈后人在穗开讲: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什么是对冲套利?

栏目分类
抗战先辈后人在穗开讲: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发布日期:2025-08-21 23:38    点击次数:67

8月13日,由广东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办。著名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后裔,海外侨胞、台湾同胞代表齐聚一堂,登台分享抗日烽火中的家国故事。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包括抗日爱国将领陈铭枢在内的十九路军将士,与日寇展开激战。陈铭枢长孙女陈小涟介绍,当时爷爷在前线杀敌,奶奶和姑姑则加入由宋庆龄和何香凝发起成立的妇女救护队,奔赴前线慰问伤兵、提供医疗援助。“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虽然没有闻过硝烟,也没有踩过弹片,但幸运并非护身符,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回顾先辈的英勇事迹,陈小涟直言,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捍卫和平。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造成日寇的重大损失,也让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是爷爷最值得骄傲的人生经历。”戴琳、戴飚的爷爷,是参与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戴戟将军。姐弟二人回忆,祖父在病重弥留时的最后一句话,便是:“(一生经历过)‘一·二八’就够了。”“今天我们在此介绍祖父的事迹,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戴琳说。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放映,从此这首歌传遍中国和世界。”国歌词作者田汉侄女田伟回顾了伯父的人生经历,她眼中的田汉才华横溢,爱作词更爱写诗。上世纪80年代移居日本后,田伟通过举办音乐会、演讲、写作等方式,积极传播国歌文化,致力于促进中日民间友好交往。

1939年,马来西亚侨胞范庆和的大伯范荣辉,哼唱着由田汉作词的歌曲《告别南洋》归国抗战。范庆和讲述,大伯和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陈嘉赓先生号召,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而战斗在滇缅公路上。“1954年大伯从马来西亚归国,选择回到云南陪伴那些牺牲在滇缅公路上的技工战友,直至离世。”如今,范庆和正计划推动在马来西亚建立更多南侨机工纪念碑,“把先辈的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是侨胞之模范,是抗战之光荣。”“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把一切献给祖国。”“还我河山”讲述中,秘鲁中华通惠总局名誉主席萧孝权展示了由周恩来、冯玉祥等为感谢秘鲁侨胞而撰写的书法作品。抗战期间,秘鲁侨胞或募捐或义演或踊购救国债券,积极筹措抗日军饷。“大家卖田卖地、捐资捐物,这就是秘鲁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萧孝权说。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子、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创会会长曾德平着重讲述了东纵参与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和针对美国飞行员克尔的营救行动。“我父亲的英语非常好,他为克尔详细介绍了共产党部队的性质和东江纵队在华南地区的战斗状况,让对方认识到这支部队的不同之处。”曾德平表示,营救克尔,有力推动美军与东纵在后续开展情报合作,成就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段佳话。

据悉,本次活动是“我们的故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后续,与会嘉宾还将赴广州、东莞、深圳,参观有关抗战纪念馆和抗战遗址。

南方+记者 陈嵘伟